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6《芣苢》《插秧歌》教案

《米甘》《插秧歌》导学案一、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理解杨万里的主要文学成就;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两首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

《米甘》《插秧歌》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理解杨万里的 主要文学成就;诵读诗歌,把握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2 .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两首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 表达技巧。 3 .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 的内涵。 4 .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诗歌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二、导,与诗人相遇 1 . 导入新课 齐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知识链接: 走进《诗经》 30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篇。先秦称其 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二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 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 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朱熹: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郡风•击鼓》所言“死生契阔,与子成 说。执子之 手,与子偕老”,很直接、很热烈地将自己的爱情誓言表达出来。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朱森:“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风-硕鼠》 通篇 用比。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周 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 兴。 走近杨万里 尤 (11277206), 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诗与陆游、范成大、袤齐名, 并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等。

腾讯文库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6《芣苢》《插秧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