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1《信息的获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4.1《信息的获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耳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以及各部结构在获取声音信息中的作用。在了解了耳的基本结构后,听觉的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4.1《信息的获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冀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耳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以及各部结构在获取声音信息中的作用。在了解 了耳的基本结构后,听觉的形成过程就容易理解了。课文中的身边事是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打电话”的 游戏引入的,这个活动一方面告诉我们声音可以通过一定的结构传导,另一方面启发我们,小盒(可比喻 成鼓膜)的震动发出声音,因此在学习鼓膜的作用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游戏中的“小盒”。探究竟是通过图 文资料,配备小辞典,让学生认识耳的三部分结构及每部分结构所包括的器官,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听觉是 怎样形成的。对学生来说,内耳的结构比较复杂和和生疏,可以利用耳的模型来进行教学。实际用中阐述 了对晕车、晕船等常见现象的解释和用耳的卫生常识,这些知识对学生都是很必要的。 学生分析 学生对耳的知识应该有一些初步认识(尤其是外耳和中耳),但对完整的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过程可 能不清楚,因为这些知识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学生对学习这 部分知识会有较大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节课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和方式: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耳是人体的听觉器官,每一个人时时都 在利用耳获取信息,因此要注意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用中以及其它常见的生活现象都可以在探究竟的过 程中作为事例加以分析,以提高学生对耳的认识深度并提高其兴趣。2.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应利用课本上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耳的结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的通过学生交流、讨 论加以解决,教师只在难点处(如内耳)加以讲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 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描述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情感性目标:养成良好的用耳卫生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自制声音传导实验的简单装置,备用;耳的结构图或模型等;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制 作听觉形成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腾讯文库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