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财务审计的障碍及对策
信息化财务审计的障碍及对策信息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国家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已经为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一精神,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信息化财务审计的障碍及对策 信息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国家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 略》已经为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一精神,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 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务审计工作如何借助这一东方,推动审计工作的 信息化,提升审计水平和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信息化条件下财务审计的新内涵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将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能够识 别的代码,并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信息存储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转化为能够识 别的语言的整个过程。当前,我国财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会计电算化 成效明显。与此相对应的是,必须深入探讨信息化背景下财务审计工作问题,这样 才能使得审计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意义上,财务 审计是指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预定的程序,对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等进行审 计监督,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在信息化条件下,财务审计的内涵发生了若干变化。 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有了新的动态,如信息化时代单位 无形资产价值带来的变化,单位人力资本投资出现增值等,此外,信息化背景下也 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科目,所有的这些都要求财务审计能够与时俱进的做出反应。 此外,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也要求改变传统的人工审计方法,深化对信息技术的运 用,并借助信息化设备对审计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所有的这些都表明,信息化条 件下的财务审计有了新的内涵。 二、信息化背景下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背景下,财务审计工作存在审计职能有待拓展,审计制度有待完善,审计的 主动性有待增强等方面的问题。 1.审计职能有待拓展 信息化的背景下,一方面,单位需要发动一切力量包括审计部门为其发展献计献 策,并及时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另一方面, 信息化也为包括审计部门在内的各部门及时、全面的了解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各种 信息提供了条件,这就为其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基础,也势必要求审计部门的职能进 行转变。但总体来看,当前的财务审计工作注意集中在财务科,主要集中于对财务 报表、账簿凭证等的审计,其目的是查错。此外,审计部门一般都存在接受双重领 导,本身职能并不强大,所有的这些都使得整个审计部门职能受到限制。 2.审计制度有待完善 首先,信息化条件下财务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式方法都有了新的内涵,特别是原 始的会计凭证的信息都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查询,这就使得整个审计 工作的流程、内容发生了转变,但当前的审计制度大多没有对这些新情况、新形势 予以反映,并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来强化审计工作。其次,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 虽然信息化给实时审计奠定了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仍然没有建立相应的 实时审计管理制度,此外,由于信息管理系统大多设有权限,这也给实时审计带来 了不便。 3.审计的主动性有待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