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解决问题2》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解决问题2》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解决问题2》课题十一: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P33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解 决问题2》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除法》之《解决问题2》 课题十一: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P33解决问题 教学 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 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灵 活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 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 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1、出 示例12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 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 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同学们 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 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 果多1个。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 先独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 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 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 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3、生谈感受。 师小结:看来, 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