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城郊乡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城郊乡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回答4—7题。美与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自然美作为一种特定的美的形态,当然也

B.自然美是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的 河南省商丘市城郊乡第二中学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 2021-2022 卷含解析 C.指自然界与人类的相互服从与依赖的关系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D.指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支配和改造关系 1. 阅读下文,回答4—7题。 5.下列对“自然美”的解说,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美与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自然美作为一种特定的美的形态,当然也不例外。所 A.自然美是美的一种特定的形态 以,对自然美的研究,就必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 B.自然美是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自然物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关系,支配着自然,改造着 自然,并最终使自然能为“我”所用。在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前,这种关系显然是不可 C.自然美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自然物的理智复现 能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 D.自然美产生于自然的人化 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于他物的关系不 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并且,在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时候,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为 6.根据文意,给“审美”一词下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关系,也未能立即形成。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 A.“审美”就是人们对本质力量的自我关照的行为 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类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 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于它的权力。”这种服从与依赖的关系,无法体现人的本质力 B.“审美”就是人们对美的一种看法 量对对象的支配、改造,因而它实际上还不能算作真正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情况 C.“审美”就是人们观察体味美的内涵的过程 下,自然物不可能成为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也就谈不上“美”。 D.“审美”就是人们对自我力量的一种关照的行为 通过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自然界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日益密切和广泛的 关系。原来对人类有害或者与人类无关的自然物,转而成为有益的或是有关的了。自在的客 7.依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观自然界,变成了“为我”的对象。于是,自然界就打上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烙印,具备了使 A.我们眼前的自然物,有些可以作为审美对象,有些则还不能 人从中实现本质力量自我关照的审美特点。马克思说:“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 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 B.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界是有着日益密切的联系的 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C.自然美不是客观的,而是人们在支配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产生的 (《美学基本原理》节录) D.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有着“为我”的成分,所以,审美活动便包含了“自私” 4.短文第二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指的是 的因素 A.人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的支配、改造、利用的关系 参考答案:

腾讯文库河南省商丘市城郊乡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