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法(4)
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重点)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
第二节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重点)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 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间接计算法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一、收入总额(能力等级3)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货币形式的收入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__、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债务的豁免等。 非货币形式的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 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 值确定收入额,即按照市场__确定的价值。 (一)一般收入的确认 1.销售货物收入确认的一般规定P250; P252 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①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__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 制; 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④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例题·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下__认销售收入实现的条件,正确的有( )。 A.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B.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D.销售合同已签订并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答案】ACD 2.提供劳务收入确认的一般规定P250; P25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