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 附解析

山西省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 附解析题 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

乡镇(街 道) 学校 4、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班级 A、点缀 崩塌 多姿多采 玲珑剔透 姓名 B、伶仃 懊脑 闲情逸致 随声附和 山西省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 附解析 学号 C、嬉戏 嘹亮 玲珑剔透 晃然大悟 ……… D、玷污 清洌 惊慌失措 仙露琼浆 题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 密 4、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 ………………… 封 得分 框( )峻( )蝉( )债( ) ………………… 线 眶( )竣( )婵( )绩( ) ……..…………… 内 5、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 考试须知: … 字写在括号里。 1、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 不 1.凝然( )摸仿( )遮挽( )沽萎( )勿忙( ) ….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2.支体( )名义( )优稚( )堂惶( )甜密( ) ………………… 准 3.予备( )稀奇( )元霄( )面俱( )枚瑰( )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 ………… 答 4.白瓷碗( )诳天桥( )小园圈( )黑糊糊( )辩是非( ) … 题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带点的字应该怎样读?把正确的读音用“—”划出来。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勉强 (qiang qiang) 召集(zhao zhao) 兴奋不已(xing xing) 暖和 (hé huo) 1、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 入场券(juan quan) 削铅笔(xiao xuē) 友好相处(chù chǔ) 大模大样 (1)________,闻过则喜。_________户枢不蠹, (mó mú) (2)“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 2、词语对对碰。 在人间。”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 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__, 2、 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烂漫;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 3、选择题。 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冬,就是岑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参眼里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 ”的纯洁。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A. 蜕(tuì)变 玷(diàn)污 诅(zǔ)咒 倔(jué)强 2、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B. 堕(duò) 落贪婪( lán) 禀( bǐng)告 奢(shē)侈 1、默写古诗《 示儿 》,并用自己的话填空。 C. 应和(hè) 水藻( zhǎo) 澹澹(dàn) 栖( qī)息 从这首诗中,我们懂得了诗人一生的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对孩子的嘱咐是 D. 枯涸(hé) 迸(bèng)溅 酝酿(niàng) 梦寐(m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他还写了《春夜喜雨》、《江畔独 A. 酝酿 茏罩 花枝招展 呼朋引伴 步寻花》、《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等诗篇,请你从中选择一首写下来: B. 镶嵌 湛蓝 以往情深 清澈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霹雳 空灵 返老还童 宽敞明亮 3、《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电视)你看过吗?面对敌众我寡,英雄王成在阵地上只剩下一 D. 缘份 恩泽 波光粼粼 春燕啄泥 个人的时候,他毅然手拿爆破筒,冲进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每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你将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怎样?请用你学过的诗句来表达你的决心或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4、采茶姑娘个个( ),她们用灵巧的双手( )地从茶树上摘下( )嫩芽。绿树映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衬着( )的身影,构成一幅( )的图画。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5、“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宋朝( )写的。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14 第页共页

腾讯文库山西省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