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 牍书法中所见平阙书仪及艺术范式精品资料
尺牍书法中所见平阙书仪及艺术范式作者:彭砺志 在古代,尺牍是人们话语交流的书面形式和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它综合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政治制度、礼仪规范、交际关系以及审美方式。汉魏以降,工尺牍、善书翰
尺牍书法中所见平阙书仪及艺术范式 作者:彭砺志 在古代,尺牍是人们话语交流的书面形式和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它综合反映着不 同时代的政治制度、礼仪规范、交际关系以及审美方式。汉魏以降,工尺牍、善书翰 被视为世族士人立身的艺能,尺牍也以其书法之美成为世人宝爱藏弆的对象,并催生 出魏晋书法灿烂之观,蔚为后世帖学的渊薮。同时,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和书仪规范 在客观上又成就了尺牍大小错落、长短参差和虚实相映等复杂多变的形式美感。书疏 当面,迹乃含情,人们赏悦尺牍,正是综合了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因素。 尺牍书法差参错落的形式在书仪中被称为平阙,其本质与尺牍书写过程中“以工为 敬”的心理要求一样,都是礼俗在书仪中的反映。较之于启奏类文书的一本正经,僚 朋居家尺牍的平阙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严格的规范,其灵活性常为书法家个性化书 风的创造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在当代书法创作和展览中,以尺牍形制或借鉴尺牍平阙样式创作的各种体裁的书法 作品层出不穷。创作者将创新的眼光共同指向其流美空灵的构成形式,这无疑又唤醒 了今人对古代尺牍书法艺术魅力的热情,极大地丰富了书法创作的形式。但是,我们 也应该看到,由于一些书写者对2000多年的尺牍文化的隔膜,和对于这种由多种文 化价值外化凝成的艺术行为和语言习惯的生疏,多数作品已经成为一种单纯行为上的 摹仿。正如有学者所批评的那样,“也有些人不了解古代尺牍出于礼仪习俗而时作移 行的原委,不管写什么内容,都写得七长八短的,于是有刻意造假尺牍的现象。 ” 况且就书法创作而言,古代尺牍所蕴藏的多样化形式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 当代书法“造假尺牍” 的现象也暴露出目前书学研究中对尺牍这种所谓的“平阙” 形制关注不够。现今流行的尺牍书法一类的书籍多数就此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再就 学界对平阙问题的研究来看,目前还主要集中在对敦煌文书中关乎平阙文献的整理及 其礼制的发掘,极少涉及存世的尺牍书迹,至于以通史视觉对这一书仪变化形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