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  春秋时期面对宗法制度松弛、个体小家庭普遍建立的情形,提出了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制度的相关礼仪,此后便作为规范沿用下来。宋代欧阳修和朱熹面对型的门阀士族解体、血缘型的家庭

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 春秋时期面对宗法制度松弛、个体小家庭普遍建立的情形,提出 了家庭人际关系和家庭制度的相关礼仪,此后便作为规范沿用下来。 宋代欧阳修和朱熹面对型的门阀士族解体、血缘型的家庭制度建立的 情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沿用的仍然是孔子的理论。直到上个世 纪初学者才开始把家庭作为审视对象,从的角度来研究家庭问题。近 百年来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以大陆学者的研究 为主)。 一、“五四”前后到四十年代末 进入20世纪之初,传统的家庭仍然作为中国人习惯的生活模式 稳定延续着,而当时已经是中国最为激烈动荡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 背景下,加之西学东渐,反思传统成为时代潮流,对家族制度的反思 和研究提上了日程,家庭史的研究最初是附着在家庭史研究上的。 最初的中国家庭史研究是从批判封建家长制、批判夫权入手的。 早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大同书》就指出在封建家长制下人们 “半生压制,而终不得自由”;谭嗣同也在《仁学》中讲,批判君主 专制首先要批判封建家长制,因为“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

腾讯文库二十世纪国内中国家庭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