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的建立及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通过明朝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3.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概况。学习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学习难点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知道明朝的建立及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通过明朝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3.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概况。 学习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 八股取士 学法提示 合作探究、归纳法。 一、导入示标: 《凤阳花鼓》 说凤阳,说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二、自学知疑: (一)预习检测: 1.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了农民起 义。 年由 (明太祖)建立,定都应天府(今南京)。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 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朱元璋取消 ,设立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监控地方,巩固王室。在中央,废除 制度和 ,由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原来 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权统归 。为了监视官民,朱元璋设 立设立皇帝直接指挥 。明成祖时期又成立了同类机构 ,这两个机构合称 。 3.明朝提倡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 “五经”。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 式、段落划分,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称为“ ”。 4.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 、甘薯、马铃薯、花生和 等。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 和是全国性的商贸 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等。 (二)质疑问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