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 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 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 尝有诗曰: “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 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 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 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 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 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 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 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 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 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 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 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局部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 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虽很早就知道辛弃疾,但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 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不曾为他激荡过。而先生的文章,不 仅让我重新阅读了辛弃疾的词,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

腾讯文库把栏杆拍遍读后感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