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案例

高一年级“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案例合肥26中 李新 230041 13856983088 xinli83088@163.com一、设计思想本节以多媒体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

高一年级“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案例 2623004113856983088xinli83088@163.com 合肥中李新 一、设计思想 本节以多媒体作品“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创作为例,结合学生的自主选 题和创作活动,以 PowerPoint 工具软件的使用以及多媒体效果的实现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多媒体 作品的制作过程,学习利用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方法和操作。学生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需要 PowerPoint 有初中掌握的对的基本操作为基础,由于学生层次差别较大,本节课涉及的教学任务较为复杂, 因此采取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二、教材分析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高中阶段,培养学生 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 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 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加工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 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的集成发布与评价,如何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 主题,表达创意,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继 文本信息、表格信息处理的内容的延伸和提高,同时也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引入。本节教材 与初中教材的区别在于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在课程学 习中,面临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 转换。由于学生所在初中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不同,这就导致高一新生 起点差异总是特别突出。如果说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一上来就让他们面临起 点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容易让他们心理定位失衡,造成学习焦虑,对于进一 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是很不利的。因此,教师采取措施来逐渐消除 这种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四、教学目标 1 ()了解多媒体处理软件的类型; PowerPoint 2 ()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3 ()了解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达方式; 4 ()学会图像、音频、视频信息的基本编辑方法,会正确选择多媒体软 件处理图像、音频、视频信息,能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科学、完整地表达伤口 的主题思想; 5 ()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6 ()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 特征。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如何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案; (2)如何利用合适的多媒体加工软件处理信息,并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呈 现主题,表达创意。 教学难点 ( 1 )多媒体作品的整体构思,在充分表现主题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创意。 ( 2 )怎样选择恰当的多媒体信息组织和表达形式,并通过技术手段的实施呈现理想的效果。

腾讯文库3.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