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货币政策集中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什么是利率市场化、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是否具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股市场的影响、推进
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货币政策集中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是否具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股市场 的影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需解决的问题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利率市场化的释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他是相对于当前利率水平中 央银行计划定价,而是由资本根据金融市场的市场价格自由波动和交易。它是由市场供求来 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市场价 格变动来传导国家的货币政策。 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 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 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利率市场 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早期的改革侧重于理顺商品价格。90 年代后期以来, 开始强调生产要素价格的合理化与市场化。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 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 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 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目前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需要采取措施, 推进利率市场化,从而提高金融市场资本配置的效率, 更敏捷、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二、为什么要推进利率市场化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完成或曾经尝试利率市场化,其中美 国、荷兰、日本、韩国等获得成功,南美一些小国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则以失败告终。但 无论成功或是失败,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其对金融体系的诸多积极影响。 一是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实现资源配 置优化。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 二是利率市场化体现了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促进了业务结构的创 新和服务。 首先在利率管制下,长期以来信贷额度控制是调控信贷增长的主要手段,这阻 碍了银行竞争,造成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利率市场化将通过市场作用调节资金价格, 使资金调配到使用效率最高的部门和行业。其次我国市场化改革从一开始就强调尊重企业 的自主权,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尊重企业定价权。在金融业,除个别政策性金融机构外,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都是按照企业来运行的,反映金融企业自主经营权的一个重要环节正是 其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第三从国外如美国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工具 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相辅相成,这些创新体现了金融机构对市场利率敏感性的金融产品开 发能力,以及银行风险转移定价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存贷款利率差别在不同金融集团 间有一定扩大,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三是利率市场化也反映客户有选择权。金融机构的客户既有居民,也有企业,还有各 种各样的其他类型实体。这些客户在竞争性市场中有选择权,他们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 和价格,可以表示满意或不满意,可以选择这家或那家,也可以选择不同价格的类似金融 产品作为替代。通过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会提供各不相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是利率市场化反映了差异性、多样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企业对风 险的判断和定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像其他商品一样,金融产品会出现更多的差异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