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语文教学

名家谈语文教学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

名家谈语文教学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 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 朱自清《朱自清论语文教育》 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 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 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 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 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 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 ——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如果有人专从内容着眼或专从形式着眼去研究文学作品,他对于文学就不免是外行。但是一般人往往 不明白这个浅近的道理,遇到文学作品,不追问表现是否完美,而专去问内容。离开艺术,内容本身就可 以使我们爱好或厌恶,那自然也是常有的事,但那不是艺术观点上的好恶;我们要爱它恶它,并不一定要 在艺术作品中去找它。许多伟大的作品所用的材料都很平凡,许多美丽的作品所用的材料都很丑陋。艺术 为艺术,并不在所用的材料如何,而在取生糙的自然在情感与想象的炉火里熔炼一番,再雕琢成为一种超 自然的意象世界。一种内容既经过艺术的表现,就根本变成另外一回事,我们就应该把它当作内容形式不 可分的有机体看待。 —— 朱光潜《谈文学》 我们在开始看一篇作品时,在进行字句的释读时所具有的整体观念,往往是以前经验或教育积累下来 “”“” 某种结论的整体、统一的观念。我们在对眼前作品进行字句释读时,会发现有些可以配合这预有或 预设的整体、统一观念,有些则无法配合。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读者可以有两条路走:其一,便是否认眼 前的作品,认为它不合乎因袭;这个读者的胸怀大致上是保守的、封闭的,下意识里他希望那些字句很容 易配合他具有的整体、统一的框框。其二,由于作品中有无法配合读者所具有的整体、统一的意念,他便 不得不把原有的整体观念加以修改,并进而扩大它,使它可以纳入字句新的表现策略;这个读者大致是开 放的,尽量力求换位、换角度来冲破既定的整体观念的藩篱。(董沙英摘) 文学界  “ 北董:(国家一级作家)如果你打下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那么你一辈子就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工 具,它除了便利你的工作和生活,还有一宗最大的用处,那就是可以帮你不断自学,不断向上攀登,不断 ” 为你美丽的生命充值。所以我说,语文能力是人生的一根魔杖。 —— (小感:现在都提倡终身学习,学好语文得心应手。) “ 刘绍铭:(评论家,作家)天下没有完善的学制、没有一个老师可以代学生的劳。一切还得靠自己。 ‘oh’[oh,yeah]‘’ 就香港的环境来看,要传媒避用像,夜(笔者注,)这种不伦不类的语言,是缘木求鱼。 ” 学子真的要自求多福。 —— (小感:时新的传媒汉语使用洋气得离谱,要主动规范。) 数学界  “ 华罗庚:(数学家)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 ”“ 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 ” 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 ——“” (小感:要想行远存久一路走好,会说会写少不了。) 苏步青:(数学家)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当年他还曾说) 要进复旦大学,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免谈。

腾讯文库名家谈语文教学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