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

C.欣赏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的内容进行补充和阐释。 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 2021-2022 D.对费解的诗中晦涩的表达进行大胆的推想和猜测。 含解析 8.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A.诗歌的特点是极为精练,尽量用少的字词包含丰富的言外之意。 B.欣赏诗歌的目的,不在于领略诗人所抒写的感情,而在于通过诗人的启迪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C.欣赏诗歌,不仅要了解诗人的情感活动,而且还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 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 感经历。 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这在中国旧诗词的欣赏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采菊东 D.在欣赏时,加入自己的联想与感受,要受诗歌词句的限定,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 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参考答案: 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复的色彩和音响,烘托出江天子夜的秋景。末 6.B(该项表述的是诗句本身所表达的内容。) 尾一句,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 7.C(从原文对“猜”的表述“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 的诗句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 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可以得出答案。) 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 8.B(“不在于领略诗人所抒写的感情”错,应当是既领略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也引起共鸣。) 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 2. 1114 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 相同的。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 大树 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 ⑴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的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 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 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 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 树,它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帐惘、失落情怀的寄托。 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 ⑵更早发现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他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中,有一段保尔康斯基公 爵与老橡树的对话,就体现了树的生命对人的生命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极宽阔。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 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 ⑶再早些,中国历史上也有人流露过这种意思,叹息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证明, 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 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 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 发。当然,这里所谓的“猜”,其实就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畏和感动——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 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东篱”所引发的无限情思。 ⑷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 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相比之 B.张继的《枫桥夜泊》通过繁复的色彩和音响,描绘了江天子夜的秋景。 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 C.李煜《虞美人》词唤起的读者追怀往昔的惆帐情怀。 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 D.读者在诗句的启迪下所进行的再创造。 不清楚。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 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却是用不着人养的, 7.对“猜”一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确切具体的一项是( ) 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 A.欣赏者在诗歌的词句之外的广阔空间里没有限制地自由联想。 人养活栽种的吗?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 B.诗歌欣赏过程中对诗人创作诗歌的动机、过程和方法进行的综合性思考。 ——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腾讯文库河南省商丘市程楼乡联合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