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大庆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
2022 大庆市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应当重建禁忌观念,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敬畏意识,果承对所有的生命负责的“敬畏生命”的伦理。 禁忌观念在古代被认为是不能触犯的戒律,起到了保护人类生命的作用。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进步,古代那种建立在敬畏对象基础上的禁忌观念荡然无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类主体力量的增强和文明的发展, 但另一方而也造成危及人类生存安全的重大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这客观上要求重建人类的禁忌观念,让人类做到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从反思疫情的角度看,所谓禁忌和敬畏观念的核心就是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人类与 人类之外的生命的关系。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人类与自然原本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共同体,这就要求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行为必须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符合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从人类与人类之外 的生命的关系看,虽然人类处于地球生态系统进化的顶端,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任意对待人 类之外的生命。这是因为人类之外的生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我们对这些生命应当具有感恩之 心、同情•之心、仁爱之心,对它们的利用要取之以时,用之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人类与人类之外的生命的 和谐共生关系。 重建禁忌观念就是要当代人把禁忌观念内化为一种规范自身行为的底线规则,并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的敬畏 意识,通过舆论氛.围形成违背禁忌的耻辱感和罪恶感,通过法律手段惩罚违背禁忌的行为,最终形成能够从内心 规范人们行为的敬畏伦理。从维系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看,所谓敬畏伦理既体现为对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规律 的尊重和敬畏,义体现为对人类之外生命存在的权利的敬畏,确立一种生物多样性伦理。生态科学揭示了地球生态 共同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生态共同体中的组成成员都是生态系统不可 或缺的一员,如果人类一味地强调征服自然和向自然索取,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和谐。正因为如此, 生态中心主义理论家阿尔贝特•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把人类之外的存在物的价值建立在满 足人类需要之上的伦理学是有块陷的。 “敬畏生命”的伦理实际上要求人类立足于维护生态共同体的和谐与稳定这一目的,善待动物和保护 (2)从小说的结尾少年的孩子向往少年当初的生活,“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 原,有各种动物,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可知,这其实说明一个哲理,一个人可能在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