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沙坪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江门市新沙坪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
考察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解答此题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提示“春初砍山,众木尽噘。……则 广东省江门市新沙坪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乘热下种……”,由此可知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应选A。 260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4.“…… 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 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这一主张的实质内容是 1. 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 A.加强联系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B.用经济联合来制止欧洲大战的爆发 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对中国在1929—1937年期间能 C.法德必须掌握联营机构的领导权D.煤钢联营必须由法国发起组织成立 “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 C.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 5. 近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化①受到封建保守势力 参考答案: 顽固抵制②缺少必要的原始资本积累③发展畸形,没有重工业企业④推动了新的交通工具 A 的创制。 “1929—1937”1935 注意题干时间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民族经济的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 ABC“”D 发展,故项正确。两项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发展下去信息不符,故排除。项是新中国 D.①②③④ 成立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参考答案: 点睛: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929—1937年”,我们可以排除D项,时间不符。根据题干的指向“坚 A 持下去”的原因,可知寻找的是有利原因,进而排除BC两项不利原因,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2. 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略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6. 下列情况,在民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男子流行中山装,女子多穿旗袍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B.中西餐并行于世 C.男子普遍留长辫,女子大多缠足 D.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D.出现了欧式住宅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B C 3.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 7.1895“”1898 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年,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 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20400“” 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锭领回,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始生产。厂区 A.刀耕火种 周围是产棉区,原料廉价。据此材料分析,下列不是大生纱厂兴起条件的是() B.铁犁牛耕 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B封建政权的暂时支持 C.耜耕 C周边社会条件的优越D外国资本的大力支持 D.耦犁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D A 8. 元朝时,管理今天西藏地区事务的机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