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是如何定量的

1. 质谱信号强度与待分析物含量的关系 任何定量分析方法都需要建立实验测量信号与待分析物的量的关系。很幸运的是,在质谱中,通常也可以建立这样的关系,因此质谱信号是可以用于定量的。从题主的说明来看,Ta

1. 质谱信号强度与待分析物含量的关系 实验测量信号与待分析物的量的关系 任何定量分析方法都需要建立。很幸运的 是,在质谱中,通常也可以建立这样的关系,因此质谱信号是可以用于定量 的。从题主的说明来看,Ta的疑惑主要在这里。 既然问题是“质谱是怎样做到定量的?”,我们不妨把质谱信号的产生按时间 离子的产生,传输与检测 顺序粗略分为三个步骤,即。 ● 产生离子 时, 不同样品分子的电离通常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样品量越 多,其产生的离子也就越多。目前常用的各种离子化方法(EI、ICP、 ESI、MALDI等)在实验中 (严格来说仅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术语是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都至少满足样品量与产生离子量的正相关, 一般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近似成线性相关。 ● 传输离子 时,简单来说可以 认为传输效率与被传输离子的量无关;(严 格地说,被传输的离子太多时,相同电荷的互相排斥会造成离子束的 “体积”变大,导致传输效率下降。这种影响在空间 有限的离子阱中表 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在离子阱质谱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适当控制进入 仪器的离子数量,使其既不太少也不太多。) ● 检测离子 时,不论是使用光电倍增管的检测器,还是检测镜像电流的检 测器(ICR/Oribtrap),其信号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均与离子数量大 致线性相关。 废话几句,可能会使题主感觉质谱不能定量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看到的质谱图 常用相对强度作为纵坐标,即0-100%最强峰,而不展示信号的绝对强度。但在 做质 谱的时候,仪器记录的当然是绝对强度(相对强度也是通过绝对强度换算 出来的)。我们需要用绝对强度来定量时,就需要这部分平时不常看的信息 了。 另外,在谈到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时,待分析物与实验测量信号的关系之中又 多了一层色谱,即待分析物含量->色谱流出物中样品含量->质谱信号。 与EI 谱图分析以相对强度为主不同,在色谱-质谱联用时,信号的绝对强度就成了我 们天天都要关心的内容,因为质谱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就是实验的色谱图, 通常以总离子强度或者某一特定质荷比离子的强度作图。 2. 定量的两种方法

腾讯文库质谱是如何定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