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高考历史冲刺模拟考试试题(一)新人教版
兰州一中高三高考冲刺模拟题(一)历史部分24.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
兰州一中高三高考冲刺模拟题(一)历史部分 24.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 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 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 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 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 25.《南浔丝市行》一诗绘声绘色地描绘了19世纪中期湖州南浔生丝买卖情景:“蚕事 乍毕丝市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聋人耳。纸牌高扬丝市 廛(古代房屋),沿门挨户相接连。喧哗鼎沸晨至午,并肩累迹不得前。小贾收买 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以下对诗文信息 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②外国的商业势力侵入中国 ③ 中国的生丝贸易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26.黄宗羲曾说:“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今夫通都之市肆,十室而九,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 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 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 商为末,妄议抑之。”以上言论中,可以看出黄宗羲 ①认为末业指不切民用的行业 ②反对重农抑商 ③主张工商皆本 ④反对以农为本 A.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7.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 变化原因 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28.右图为“熹平石经”的残石。该石经由《诗》、《书》、 《春秋》等七经组成并立于洛阳太学。这一残石作为 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隶书始于秦朝 B.民间入仕风气高涨 C.儒学的官方化 D.国家教育系统建立 29.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 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 的主旨是 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