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说课稿 新人教版
读《论语》,品千年经典精华 知 孔 子,悟圣洁美好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篇目《〈论语〉十二章》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读《论语》,品千年经典精华 知孔 子,悟圣洁美好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篇目《〈论语〉十二章》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 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 第三单元所谈论的“学习生活”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学习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其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 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二章》, 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 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知晓学生学情 1、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这是同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尚且存在一 定难度,而且学习兴趣较低。 2、从学生基础分析:我们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严重不足,所照学生基础薄弱,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问题的设置应降低难度。 2、要上好这节公开课,教师必须在预习课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三、学法和教法 1、根据学生学情,我们在预习课上应指导学生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 章语录的意思。为将来继续学习古文打下坚实基础。 2、分类整理归纳法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 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这也符合 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3.情景教学法(德育方式) 古人云:“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以载道”。教师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 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点拨学生。初中学生已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渴望知识, 追求真善美,思考人生的价值,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要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唤醒学生;用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的 信仰激发学生。 4.诵读法 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不久,通过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 达地读,读出古味,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古文的语感。注音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 5.采用多媒体,扩大教学容量。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