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应对销售收入舞弊的审计程序
建立应对销售收入舞弊的审计程序 1.除了常用的实质性分析程序,还可进行以下分析: (1)与产能等非财务报表数据对比。在银广夏事件中,将销售收入与产能和用电量比较,能轻易发现收入舞弊。
建立应对收入舞弊的审计程序 销售 1. 除了常用的实质性分析程序,还可进行以下分析: (1) 与产能等非财务报表数据对比。在银广夏事件中,将销售收入与产能 和用电量比较,能轻易发现收入舞弊。 (2) 与相关的现金流量对比。大多数虚增的销售收入并没有相应的现金流 入相匹配,这便成为识别虚假销售的重要切入点。 (3) 结合对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账户的分析,以发现将非主营业务 “” 收入伪装成主营业务收入的鱼目混珠行为。 (4) 分析同一整体业务的不同收入构成是否合理。例如销售整套生产线系 统,涉及产品、安装和后期服务,销售过程持续时间长,收入非一次实现, 通过对产品、安装和后期服务价格占整体业务价格比例的安排,能影响本 期收益和下期收益。 (5) 敏感性分析。①异常分析。对异常时间、异常地点和异常数据进行分 析。②敏感交易对象分析。如果与某公司既有大额销售又有大额采购或融 资等交易的,应考虑循环交易的可能性。③敏感对应科目分析。④敏感字 迹分析。 2. 审计抽查 (1) 由财务部门提供的原始凭证不一定可信,审计人员应尽可能从最初的 业务部门获取最原始的凭证。 (2) 重点审核载明销售方式、折扣条件、付款条件等的合同和附加协议。 附加协议可能意味着销售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并从实质上改变销售方式。 (3) 抽查凭证范围拓展到可能用于收入舞弊的账户。这些对应账户、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