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按照蒙台梭利敏感期的理论,2岁半到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咬人、打人、说“不”的敏感期,也是自我意识萌发的敏感期。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缺乏交往经验,表达能力欠缺,对物品尤
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按照蒙台梭利敏感期的理论,2岁半到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咬 人、打人、说“不”的敏感期,也是自我意识萌发的敏感期。孩子 产生冲突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缺乏交往经验,表达能力欠缺,对物品 尤其是玩具的归属权认识不一致;自控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冲 动情绪会主导他的行为.最近在班里发现,攻击他人的孩子比受攻击 的孩子哭得还凶,问他原因,他往往会这样说“他为什么不跟我 玩?”“我也想玩摇马,他为什么不让我?”“我不喜欢他!”等 等看似很不讲理的理由。 现在一般的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父母常把一切的精力和爱都倾注在 孩子身上,对孩子百般爱护、关心,想方设法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 求,甚至是霸道和无理的要求,这种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成 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孩子入园后这种现象更能明显的表露出 来,如:打人、抓人、抢玩具、常搞破坏等。现在人们错误地认为 在未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要使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站得住 脚”,就要从小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攻击 性行为不但不去制止而且还夸耀自己的孩子棒;有的家长则不以为 然,听之任之,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助长的趋势。有的家长害怕 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常对孩子说“如果你在幼儿园被人家欺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