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羊楼司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咸宁市羊楼司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
2021 湖北省咸宁市羊楼司中学年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260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1. 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 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 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A.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B.消除法德之间战争的隐患 参考答案: C.提高战后法德的国际地位 C D.对抗苏联在东欧地区的扩张 明朝众多的皇帝不上朝,势必会削弱君权,故A项错误;皇帝不理朝政,王朝局面仍然基本稳定,与 参考答案: 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关键在于明朝内阁制度的发展,行 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故C项正确;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无关,故D项错 B 误。 由材料中的“消除战争的威胁,使两国共同实现和平”可知,欧洲一体化的最初目的在于消除宿敌法德 之间的矛盾,防止再次发生战争,B项符合题意。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提高法德的国际地位、对抗苏 2. 日、韩、新三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迅速崛起的共同经验是() 联在东欧扩张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A、C、D三项均可以排除。 ①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②适时制定和调整经济发 4.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 展战略 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 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③接受市场经济制度④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改节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 参考答案: D.①②④ B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康梁维新派大力宣传变法思想,积极创办学会、学堂、报馆,推动变法 C 活动,故A项错误;由材料“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 状”得知,戊戌变法是在中国面临严重民族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急促改革的,故B项正确;由材料 3. 右图邮票上的人物是法国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1949年,他向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一个 “取法泰西,实行改革”“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通过变法向西方学习, 构思:将法德两国的煤钢资源共同开发和使用,这样既可以剥夺一方的特权地位,又可以为另一方消除 实行君主立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被列 战争的威胁,使两国共同实现和平。由此可见,欧洲联合的最初目的在于 强瓜分的危机,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是爱国和进步的,故D项错误。 5.19541957 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年和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4(%) 1957(%) 贫农、中农 91.4 2.7 集体 8.6 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