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法律对策

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法律对策摘要:京津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非公经济作为拉动京津冀发展的主要引擎,其生态环境治理状况直接影响京津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加强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是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

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法律对策 摘要:京津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非公经济作为拉动京津冀发展的主要引擎, 其生态环境治理状况直接影响京津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展,加强非公经济生态 环境治理是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 文明共建的可靠保障。本文基于对京津冀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现状的分析,提 出其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就现存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促进京津冀 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规范化、法制化。 关键词:协同发展;京津冀;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 非公经济即非公有制经济,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 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其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 济等。京津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地区之一,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大气、 水、土壤等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从污染源类型看,该区域聚集 了大量的电力、钢材、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以及其他排放污染的产业;从污 染产业的性质看,主要是地方运营的电力、冶金、燃煤锅炉、建材和柴油货车等 非公经济。非公经济是京津冀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但也是造成京津冀环境重 污染的主要根源,加强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是促进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最为有 效和直接的途径。 一、京津冀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目前,京津冀仍有大量非公经济以粗放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对当地环境造成 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非公经济主体进口大量固体废物,其中以进口废物为原料 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多为“散乱污”企业,污染治理水平较为低下,对水、 大气、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危及当地生态环境安全。非公经济污染状况主要表 现为“散乱污”、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污、未执 行超低排放标准以及未落实无组织整治要求等问题,更有部分非公经济主体涉嫌 环境犯罪。其中,非公经济主体违规生产、违法排污以及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 行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非公经济主体对现存问题整改落实得不到位、不彻底。 此外,京津冀相关环保部门对“散乱污”企业排查不细致、整治力度不够以及漏 报瞒报等,致使应该关停整顿的“散乱污”非公企业仍在生产运营。另外,京津 1

腾讯文库精编非公经济生态环境治理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