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I)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I)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 1(I)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 二、学习过程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探究一: 结合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历程思考下列问题。 1.1894年,孙中山28岁,创立兴中会。 孙中山为什么不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却要采取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来实现发展资本主义。 (设问:在上书遭拒绝的情况下,假如你是孙中山,当时你该怎么办?) 2.1901年,孙中山35岁,清政府宣布“新政”。 分析新政的实质及意义? 3.1905年,孙中山39岁,成立同盟会。 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性质? 4.1907年,孙中山41岁,浙皖起义。1911年,孙中山45岁,武昌起义爆发。 起义为什么首先爆发于武昌呢?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探究二: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 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