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
2024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题 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
乡镇(街 道) 学校 (1)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班级 “以”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姓名 (2)“之乎者也”是文言文表达的特点。“患者、学者、记者、老者……”中的“者”的 2024年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 学号 意思是( )。 ……… (A.着。 B.代表某种身份的人。 C.指代事或物。) 题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 密 2、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 封 得分 (1)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 线 (2)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 内 (3)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考试须知: … (4)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1、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 不 3、请你按下面的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 ….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落。 ………………… 准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 ………… 答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 2.照样子写一句话。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桌子说:“做人要脚踏实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辨字组词。 3.仿写句子。 嫌( )驰( )辨( )洋( ) 感激困境中给你力量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自信; 谦( )弛( )辩( )痒(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 4.修改病句。 栗子(lì sù) 摩平(mā mó) 含糊(hú hù) 春风一吹,满山的茶树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火一样红。 寺院(sì shì) 计较(jiǎo jiào) 养尊处优(chǔ ch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 5.改陈述句。 字写在括号里。 对于盲人来说,难道他们不渴望见到红花绿草吗? 1.凝然( )摸仿( )遮挽( )沽萎( )勿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支体( )名义( )优稚( )堂惶( )甜密( ) 6.改为感叹句。 3.予备( )稀奇( )元霄( )面俱( )枚瑰( ) 这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 4.白瓷碗( )诳天桥( )小园圈( )黑糊糊( )辩是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语对对碰。 4、病句修改。(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表示创新的成语3个: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 2、 描写颜色的成语3个: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 (2)怎么?他到现在还没拿定主意是学历史或者学地理。 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带有“龙”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表示赞颂和祝福。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发生,请举例子并就这一例子谈谈你的见解。 1、古文今读。 15 第页共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