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含答案(实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从缺变为圆       B.从圆变为缺       C.从圆变缺再变圆2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 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从缺变为圆B.从圆变为缺C.从圆变缺再变圆 2.原始地壳的形成过程是()。 A.遍地的岩浆→岩浆逐渐冷却→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 B.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遍地的岩浆→岩浆逐渐冷却 C.遍地的岩浆→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岩浆逐渐冷却 3.以下搜集资料的方法正确的是()。 A.从网上查阅B.从借来的书上剪C.从图书馆的 书上剪 4.记录太阳和月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采用()。 A.柱状图B.折线图C.维恩图 5.地球表面()被水覆盖。 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二分之一 6.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下半月的月相()。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7.发生月食时,()在中间。 A.太阳B.地球C.月球 8.阳光下旗杆影子长5米,一会儿旗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 )。 A.上午B.中午C.下午 9.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腾讯文库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含答案(实用)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含答案(实用)本文由豆柴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A.从缺变为圆B.从圆变为缺C.从圆变缺再变圆2.原始地壳的形成过程是()。A.遍地的岩浆→岩浆逐渐冷却→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B.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遍地的岩浆→岩浆逐渐冷却C.遍地的岩浆→坑坑洼洼的原始地壳→岩浆逐渐冷却3.以下搜集资料的方法正确的是()。A.从网上查阅B.从借来的书上剪C.从图书馆的书上剪4.记录太阳和月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采用()。A.柱状图B.折线图C.维恩图5.地球表面()被水覆盖。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二分之一6.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下半月的月相()。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7.发生月食时,()在中间。A.太阳B.地球C.月球8.阳光下旗杆影子长5米,一会儿旗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A.上午B.中午C.下午9.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D.张衡10.()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A.太阳黑子B.太阳风C.太阳耀斑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形,有单个的,有几个()在一起的,也有()的,有的直径不足1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2.航海家()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的观点。3.像太阳、电灯等能发光的物体叫做()。4.()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5.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地形,我们称之为(),现在一般认为它是()形成的。6.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7.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的规律。8.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托勒密、()、布鲁诺、()等9.月球围绕地球()时针方向运动。10.()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通过观察影子的()来计量时间。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太阳、月球大小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太阳比月球大很多很多倍。()2.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3.观察月相变化的时间应该按照农历日期进行。()4.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正午时分最长。()5.月海是海洋,里面有很多水。()6.太阳越高,物体的影子就越长。()7.通过观察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远远超过陆地面积。(8.改变被照物体的远近,影子的大小会发生改变。()9.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平面的大地上,所以生活的大地应该是方的。()10.有水才有生命存在的可能。()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