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 要: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叶片丙二醛( 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叶片丙 二醛( MDA)含量、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 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幼苗叶片内的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 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其叶片内含量越多;(2)幼苗叶 片蛋白质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递减;(3)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随着 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温度越高,变化 趋势越明显。建议当高温胁迫达到时,胁迫时间超过24 h后,需对玉米 进行降温措施,确保玉米正常生长。 关键词:玉米;土壤水分;生长特性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 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25 植物生长发育期间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来保障正常生长。当环境温度 超出了它的适应范围,就对植物形成胁迫,胁迫时间过长会造成植物不同 程度的损害。当温度超过植物生长适宜的最高温度,就会引起植物生长期 异常,造成作物减产。 玉米是我国粮食和饲料兼用的重要作物。由于近年来,玉米在全球气 候逐渐变暖和水资源缺乏的双重影响下,生长情况和产量都发生较大变化。 笔者研究了不同温度及处理时间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旨在为阐明玉米 耐热性的生理响应机理,揭示其主要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