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跨校区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性化”管理——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试论跨校区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性化”管理——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跨校区间师生交流的增多,跨校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作为高校教学、学术和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图书馆不

“”—— 试论跨校区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性化管理以成都 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跨校区间师生交流的增多,跨校区高校 图书馆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作为高校教学、学术和科研的重要基础设 施之一,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图书储藏、借阅场所,更应成为一 座集知识传播、车间培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资源聚集地。如何在这座 “” 聚集地中开展人性化管理,让师生们有更好的学术和文化体验,成 为了摆在跨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命题。 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本文从图书馆的载体、资源、服务三个 “” 方面,探讨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 一、图书馆的载体 图书馆是知识的载体,传承文化,为师生提供相关的图书、文献、 期刊、报纸等资源。而在跨校区高校图书馆中,图书的资源共享和馆藏 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师生的借阅率和使用率,对于图书馆的馆 藏建设,需要做到多措并举,引入新的资源、完善原有馆藏。借鉴其他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通过购置电子书、在线期刊等电子资源,使读者 能够随时在线上阅读书目,让学生和教师轻松获取所需资料。并在图书 馆内设置扫码快速借、还书机、图书查询自助服务等设施,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二、图书馆的资源 图书馆的资源同样包括服务本身的资源,服务质量不同也会影响实 际使用率和学术价值。跨校区高校图书馆在面对师生的需求时,也应考 虑到对于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尤其是在实践中,应注重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比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 比如丰富的培训与指导、碎片化学习、线上答疑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运 用信息资源,解决各种问题,提高个人和实验室的学术水平。同时,在

腾讯文库试论跨校区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性化”管理——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