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评郝铁川先生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一文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评郝铁川先生《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一文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郝铁川先生《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一文的论点是正确的,但是论证过程中存在的缺憾使该论点所质有的说服力有所削减,且文中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评郝铁川先生《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 一文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郝铁川先生《中国依法治国的渐进性》一文的论点是正确的, 但是论证过程中存在的缺憾使该论点所质有的说服力有所削减,且文中三个论据 ——“穷国无法治”、“愚昧无法治”、“乱世无法治”——显得有些偏激的表述方式 不但催生了对表述内容本身的怀疑,而且存在被人误解以至利用的危险,进而无 意间隐含了颠覆法治的力量。 关键词:法治 穷国无法治 愚昧无法治 乱世无法治 法治(依法治国)[1]当为时下法学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主要是因社 会经济的发展对制度秩序的渴求以及中国法学界同仁对这种渴求的回应而发生。 回应中因人而异必然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学说,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态,其中有 些情绪不免激进偏颇。《法学研究》2003年第6期刊发了郝铁川先生《中国依 法治国的渐进性》一文(以下简称“郝文”),文中对在回应声中存在的急躁情 绪进行了分析和批驳。该文以三个决然性结论——“穷国无法治”、“愚昧无法治”、 “乱世无法治”——为大前提,以我国的经济水平、文化素质和社会稳定状况三个 方面的欠缺为小前提,并辅以大量的量化实证数据,推断出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应 当渐进的结论。单从其论点看来,其内涵应说是无可厚非,正所谓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法治进程的确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不 能翻演经济“大跃进”的闹剧。然而,玉亦有瑕疵,郝文论证过程中存在的缺憾 使文中论点质有的说服力有所削减,且论证的三个大前提显得有些偏激的表述方 式不但催生了对表述内容本身的怀疑,而且存在被人误解以至利用的危险,进而 无意间隐含了颠覆法治的力量。以下本文将就郝文中所存在的一些缺憾以及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