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和压强》课稿
《压力和压强》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压力和压强》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
《压力和压强》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压力和压强》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 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 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 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2、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 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②知道压强的单位,知道1Pa的含义 ③理解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b、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 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 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 这些知识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探究实验分析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的概念、单位、公式. 教学难点:压力大小及方向的分析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5、教学具:压力小桌、小木板、海绵、钩码、气球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 析能力。 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 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提 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结论,总结评价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 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学生的思维障碍 学生前置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三、教法、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让学生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