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艾青诗选资料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一、基础知识1.作者情况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一、基础知识 1.作者情况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 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 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 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 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 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 选》和《艾青全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 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 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成书过程 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 《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 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 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3.作品风格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 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 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 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 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 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二、拓展延伸 1.诗人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 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 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 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 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2.经典名言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②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 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③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④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⑤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 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