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新人教版
第15课 钢铁长城教学模式介绍:“传递——接受”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
第15课 钢铁长城 教学模式介绍: “传递——接受”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 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 模式。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 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 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 权威性。 “传递——接受”模式的课程环节: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 习。 设计思路说明: 根据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目标导学:陆、海、空军的建设、导弹部队的发展、 新时代强军之路,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 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讲解到国防建设问题的由来的时候可以运用“传递——接受”模式教学,对新中 国成立初期、一五计划有关国防建设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同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 课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讲授新课知识内容,让学生对新课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和运用, 从而达到隔一段时间复习旧知识,减轻学生对旧知识的遗忘程度。 教材分析 《钢铁长城》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一课的内容,本课需要 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少,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陆、海、空军及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分析国防现代化的形成原因,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军威,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学生进 行国防教育,树立国防观念,增强为祖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 2.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3.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 4.人民空军的诞生; 5.飞机的国产化和空军的现代化; 6.导弹部队的组建、装备,以及导弹的作战企图; 7.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 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 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防教育, 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