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尔衮在清朝前期的历史作用教育教学论文
浅析多尔衮在清朝前期的历史作用_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 睿亲王多尔衮是清朝建立统一大业的关键人物之一。本文通过他在清兵入关前后所采取的若干政策来分析:正是
_ 浅析多尔衮在清朝前期的历史作用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睿亲王多尔衮是清朝建立统一大业的关键人物之一。本 文通过他在清兵入关前后所采取的若干政策来分析:正是由于他采取了适当的政策,顺应了 历史发展的形势,清政权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建立起来,从而展现他在清朝开国的历史 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多尔衮清朝前期历史作用 ·1612—1651 爱新觉罗多尔衮(公元年)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在其十 四岁时被封为贝勒,后因战功被封为睿亲王。在清朝开国的过程中,他积极拥戴皇太极,助 其成就大业,审时度势,化解矛盾,避免了满洲贵族的公开分裂,从而使得清军入关夺取全 国政权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妥善处理皇位之争 1643 清崇德八年(公元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极因病猝死于沈阳的清宁宫,由于 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明确指定谁为皇位的继承人,因此满洲贵族集团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王 公大臣们在哀痛的背后,迅速酝酿着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在中国,历代的皇位继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父死子继,一种是兄终弟及。在当时, “” 虽说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①,但真正有实力参与到皇位争夺战中的便是睿亲王 1135 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皇太极有子人,长子豪格当时岁,正值英年且军功显赫,而皇 太极生前也一直做集权的努力,促使满族社会日益封建化,这就使得长子豪格参加到了竞争 中来。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的大臣们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希望由皇子来继承皇位,以 保证他们的优越地位。于是他们都支持豪格,认为他军功多,才能高,是皇位的最佳继承者。 这样,豪格便拥有了三旗的支持,实力相当强大。但多尔衮的实力也不在豪格之下,初次出 “” 征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便立下战功,被皇太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的称号,在之后的征服朝 鲜和攻打明朝的战争中更是屡立战功,皇太极去世之前也一直是由他统摄六部,参与朝政。 加上哥哥阿济格和弟弟多铎的支持,多尔衮更是如虎添翼。兄弟三人掌管着正白、镶白两旗, 这样,八旗中拥有正红旗和镶红旗的代善和拥有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便成为最重要的两股力量, 他们的态度将左右事态的发展。 “ 皇太极去世第五天(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在崇政殿讨论皇位继承问题。而两黄旗 ” 大臣盟于大清门,令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率以诣崇政殿②,以武力包围了 “”“ 全场。两黄旗代表索尼首先提议说:虎口(指豪格),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豪格以福小 ”“” 德薄,非所堪当为由推辞。多尔衮以此表态:虎口王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③豪格 本意是以退为进,无奈被多尔衮以此为借口取消了继承资格。之后多铎提议立代善,但代善 无意争地位,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拒绝。争执不下时,两黄旗将领佩剑向前,表示忠于帝, 如不立皇帝之子宁愿死去。代善见形势不对退出了会议,多尔衮则迅速提出立皇太极的幼子 ” 福临为帝的主张,他自己与济尔哈朗为左右辅政,并自誓曰:有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者, ” 天地谴之!④这一方案随即得到了各方的同意:福临为皇子,两黄旗和正蓝旗的大臣无话 可说;豪格虽不痛快却也是有话说不出口;济尔哈朗没想到自己能沾光,成为辅政大臣,自 然不会反对;代善本无争位之意,只求大局稳定,也没有异议。就这样,多尔衮妥善处理了 皇位争夺这一棘手的问题,基本实现了皇位的和平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