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以不变应万变”《申论》思维方式培养
申论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的笔试公共科目,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阅读、概括、提炼、分析、加工,测查报考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
申论作为选拔国家公务员的笔试公共科目,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阅 读、概括、提炼、分析、加工,测查报考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 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 个方面,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 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换言之,申论考试是一种能力型考试。而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从某种程度而言,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行为模式。因此,从本质上说,申论考查 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文字表达。那么何谓申论思维 呢?与申论所要考查的基本能力相应,申论具备如下几个基本思维方式:归纳性 思维、演绎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全面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这些思维方式贯穿 于申论考试始末,并且各自有重点对应的环节: 归纳性思维——在申论考试中主要用于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理解,归纳概 括其内容。 演绎性思维——在申论考试中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在分析理解时要从具体 到抽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解答主观题时,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演绎,升华文章主题思想。 逻辑性思维——在申论考试中主要运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厘清不同问题、不 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条理清晰地写文章。 全面性思维——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申论考试中主要运用在两个方 面:一是阅读材料时务必理解全部内容,不要有所遗漏;二是在分析、审题、作 答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要素。 实践性思维——在申论考试中主要用于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可见,只有养成申论的基本思维,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命题者的出题思 路,获取高分。由此可以将上过申论辅导班的学生分为三种:上者同时掌握了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