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eq \a\vs4\al(知识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第28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知识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 (1)积极方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 的苏维埃政权。 (2)消极方面: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 农民和士兵的不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 要的。但它不适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知识点二 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腾讯文库(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