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一周强化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一周强化一 、一周知识概述 1、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起步2、建国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3、中国近代化的启示及政治学思考二、重难点内容讲解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1 、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 、建国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3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及政治学思考 二、重难点内容讲解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 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 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 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 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政治体制由封建专制向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四是封建思想文化向近代思想文化转变。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一)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 、经济上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16070 ()洋务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年代至年代初为第一阶段,重心 “”7090 在建立军事工业,也就是所谓的求强活动;从年代至年代为第二阶段,虽然 “” 还继续创办军事工业,但重心转为举办民用工业,也就是所谓求富活动。军事工业 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一种不同于 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的工业形式。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21970 ()世纪年代,在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同时,商办的民族资本主义 企业也开始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一部分官僚、地主和 商人直接投资兴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手工作坊或旧式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 转变为近代企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缫丝、火柴等轻工业及小型采 矿业,机器制造业很少;企业一般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大部分 集中于通商口岸,尤其是上海、广州两地,形成畸形的工业布局。中国工业化举步维艰。 用心 爱心 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