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医师)(三三)-传染病科
模拟(医师)(三三-1)-传染病科单选题 (250题,共100分) 1.引起儿童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原为 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丁型肝炎病毒E.戊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A答
B. 汉城病毒 2 知识点:预防 -1 模拟(医师)(三三) C. 汉坦病毒 7.HBV 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 D. 普马拉病毒 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 传染病科 E. 泰国病毒 A.(HBsAg) 表面抗原 250100 单选题(题,共分) C 正确答案: B.(HBs) 表面抗体抗 1. 引起儿童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原 答案解析: C.e(HBeAg) 抗原 为 20 汉坦病毒由于抗原性不同分为个 D.e(-HBe) 抗体抗 A. 甲型肝炎病毒 以上的血清型,其致病性不同,其中 E.(-I-IBc) 核心抗体抗 B. 乙型肝炎病毒 Ⅰ 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型汉滩病毒 C 正确答案: C. 丙型肝炎病毒 ⅡⅠ 和型汉城病毒,型所致临床症 答案解析: D. 丁型肝炎病毒 ⅡⅢ 状较重,型次之,型普马拉病毒 HBeAg 持续阳性反映乙肝病毒的活 E. 戊型肝炎病毒 多为轻型,辛诺柏病毒主要引起以呼 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 A 正确答案: 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汉 为慢性。 答案解析: 坦病毒肺综合征。 1 知识点: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儿童的急性 1 知识点:流行性出血热 2 知识点:实验室检查 黄疸型肝炎,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 2 知识点:病原学 8. 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 要引起成人的急性黄疸型肝炎。 5. 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病原体是 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 1 知识点:病毒性肝炎 A. 辛诺柏病毒 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2 知识点:病原学 B. 汉城病毒 A. 显性感染 2. 提示急重症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是 C. 汉坦病毒 B. 潜伏性感染 A.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 D. 普马拉病毒 C. 隐性感染 B.ALT 明显升高 E. 泰国病毒 D. 病原携带状态 C. 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A 正确答案: E. 病原体被清除 D. 血清白蛋白降低 答案解析: C 正确答案: E.γ -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20 汉坦病毒由于抗原性不同分为个 答案解析: C 正确答案: 以上的血清型,其致病性不同,其中 隐性感染又称为亚临床感染,是指病 答案解析: Ⅰ 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型汉滩病毒 原体侵人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 考察凝血酶原时间对重型肝炎诊断 ⅡⅠ 和型汉城病毒,型所致临床症 何症状、体征,仅产生特异性免疫, 的意义,重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 ⅡⅢ 状较重,型次之,型普马拉病毒 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临床损伤, 40%20% 度<,若<提示预后较差。 多为轻型,辛诺柏病毒主要引起以呼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或 1 知识点:病毒性肝炎 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汉 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 2 知识点:实验室检查 坦病毒肺综合征。 学检查才能发现。 3. 对于判断疟原虫的种类最具意义的 1 知识点:流行性出血热 1 知识点:传染病概述 辅助检查是 2 知识点:病原学 2 知识点:传染与抗传染免疫 A. 血常规 6. 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的药物是 9. 下列均是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的特点, B. 尿常规 A. 氯喹 除了 C. 薄血涂片 B. 奎宁 A.0.5cm1.0cm 皮下可扪及直径约~ D. 血培养 C. 青蒿素 大小椭圆形结节 E. 厚血涂片 D. 伯氨喹 B. 多在躯干及四肢 C 正确答案: E. 乙胺嘧啶 C. 数量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答案解析: D 正确答案: D. 皮下小结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 疟原虫的检出率在厚血涂片比薄血 答案解析: E. 结节可先后分批出现 涂片高,但较难确定疟原虫的种类。 伯氨喹是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 D 正确答案: 1 知识点:疟疾 的药物。氯喹是控制发作的药物;乙 答案解析: 2 知识点:实验室检查 胺嘧啶是用于预防的药物;青蒿素用 2/3 约的囊尾蚴病患者有皮下囊尾 4. 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症状较重 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奎宁用于 0.5cm 蚴结节,在皮下可扪及直径约~ 的病毒是 凶险型疟疾发作。 1.0cm 大小椭圆形结节,多在躯干及 A. 辛诺柏病毒 1 知识点:疟疾 大腿上段。数量由数个至数百个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