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重点学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重点学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当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但我们也
・ 20222023 学年福建省厦门重点学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834.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当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但我们也可以认为,《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 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贾宝玉(还可加上他的知己林黛玉)的生命体验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作者的 思想观点,体现着作者的人生态度。此外,来往于仙界和尘世的一僧一道与出入于贾府的刘姥姥,作为 另两个代表作者审视人生的视点,从不同的侧面,与宝黛的视点和合在一起,构成作者曹雪芹的一个多 元的矛盾思想体。 在《红楼梦》里,实际就存在着色、情、空三个概念。而一僧一道、宝黛和刘姥姥这三个视点正和小说 中的这三个观念相对应:一僧一道是立足于“空”来观照人生,宝黛是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而刘 姥姥则是着眼于“色”来看待周围一切。在情节的具体展开中,这三种视点并没有为其中的“空”观所 一统,而是交相映射,这使作品的思想内涵呈现出异常丰富复杂以致相互矛盾的情形,也是《红楼梦》 会产生见仁见智的根本原因。 贾宝玉林黛玉是从“情”的角度来观照人生、把握世界的。在脂批透露给我们的“情榜”中,贾宝玉是 “情不情”,林黛玉是“情情”,他仍相合,正把世上所有的无情之物和有情之物都囊括无遗。当然, 从一方面看,贾宝玉的“情不情”更为广博,理当将黛玉的“情情”包括在内,宝玉认为不但草木、凡 天下之物,皆是有情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他区分人的标准也是一个“情”字, 没有什么善人与恶人,有的只是有情人与无情人。如果是有情人,他就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即使他们 闻了祸,他也愿意为他们担待。但从另一方面看,宝玉的爱博,难免会有所分心,所以,他的情感有时 竟不如黛玉那样专一。比较而言,费宝玉更体现出一种情感的广度,一种爱的泛溢;而林黛玉则更体现 出一种情感的深度,她的情有独钟。 一般认为,一僧一道在《红楼梦》中,是起着点化主要人物,帮助他们由出世走向佛门的作用。这当然, 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僧一道这两个形象,展现了一种人生的基本态度,一种“空” 的观念,贾宝玉等人最终透入空门,与一僧一道“空”观的点拨当然有所关系,曹雪芹在作品中安排下 一僧一道这两个人物时,其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贾宝玉等人的“情”的观念能受到“空”观 的统摄,不致产生太多太深的痛苦和烦恼,不数“痴迷”而“枉送了性命”;另一方面,这种情感毕竟 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动人,他乂不忍心真的让“空”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