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汇总(树木类+花草类+鸟兽类+自然现象)(附10道练习题和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一、树木类.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 性J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竹子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 一、树木类 1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 性诗人 J 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2 竹子 .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 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 杨柳 .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 别。将别情 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以杨柳岸配合 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 梧桐 .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二 “缺月”、“梧 桐”、“庭院”渲染了一种凄凉的境界,词人内心充满孤寂之感。 二、花草类 1 .黄叶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 最为著名 的是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2 采薇 . 借指隐居生活。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中用伯夷、 J 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 饿死的故事(见《史记• 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 3 红豆 .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 生南国,春 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 之情。 J 4 芳草 . “芳草”是一种香草。崔颖《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宋时期,“芳 草”在唐 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5 落花 . “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 由花落而感 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 6 菊花 .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一来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 的气质。孟浩 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 梅花 .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 的敬仰与赞 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 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 J 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 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8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 洲曲》:“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