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习题与答案

第四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测试题知识点:辛亥革命的背景1

第四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测试题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背景 1.“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 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与保皇派论战 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 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 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初的中国面 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过程 3.(2014·西北工大附中模拟)以图证史和以史释图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严昌洪教授的新 著《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以大量的历史图例,展现了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时 期社会生活的灿烂画卷。下列图例反映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 A.宣统三年银币发行时中国已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民国三年银币发行时辛亥革命的果实已被窃取 C.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近代中国的民主化历程 D.民国三年银币发行表明当时中国的政体依然是君主专制 4.(2012·福建文综,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2014·江苏徐州高三摸底)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 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

腾讯文库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辛亥革命习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