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考押题卷(二)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社会共识指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观念和认识,是大多数人同意或愿意接受的价值选择 和遵循的社会规范。共识是社会凝聚和合作的社会心理基础。所谓社会共识,首先是关于社 会合作意义的共识。有了全社会渴望形成社会共识的需求,接下来是达成关于合作规则的共 识。形成合作规则的共识后,还需建立合作行为的方向或目的的共识,即社会成员应当明确 任务是什么、步骤如何进行,以便相互配合,形成合理预期。例如,在当下,我们至少要逐 渐形成这些方面的共识:社会发展的任务为何?发展的方式应该怎样?具体的措施有哪些? ②社会心态是社会共识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是鲜活的、流动的、弥散的,不断与个 人的内心需求和感受相互建构。当我们观察一个社会、观察社会中行动着的人们,从个人的 价值偏好到与人交往的规则,从市场的交易到群体性事件,都能感受到他们背后存在着一种 牵动着、引导着、左右着人们的精神力量,若隐若现。这就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 社会群体抑或社会类别中的社会认知、社会情绪和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共同构成的一种 社会的心境状态。在社会稳定演进时,这种心境状态表现为一种整个社会的精神气质或“时 代精神”;而在社会急剧变迁时,它则可能快速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成分和形态,如同 一种基调,衬托着无数个体和群体的内心状态,又被这些个体和群体的内心感受和意愿、行 为预期和选择不断涂抹添减,从而汇聚成为一曲整个社会的精神“合声”。由此可见,社会 心态是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社会心理环境和社会心理资源。 ③然而,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共同构建的共享的现实,又可能与个人或群体的利益诉求、 价值选择、态度感受、行为意向有一定的距离。在社会转型时期,这样的特性,使社会共识 的建构更为困难。 ④从社会心态的培育角度来看,积极的社会心态是推动社会共识建立的基础。当社会共 识难以形成时,抱怨和观望的情绪就会流行。而抱怨与批评、观望与参与的不同特点,对积 极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共识的构建有着深刻影响。“抱怨”的主体往往会假设有全能的力量应 当对现状负责,是消极的情绪;而“批评”则往往带有积极的色彩,它力图找出问题、甄别

腾讯文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