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广陵散》赏析
千古绝唱《广陵散》赏析内容摘要:在琴曲文献中,《广陵散》是一首结构庞大、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的优秀作品,其音乐上出现了两个主题音调的雏形,旋律哀婉低叹,表现了对聂政悲惨遭遇的同情。乱声、后序是正声的发
千古绝唱《广陵散》赏析 内容摘要 :在琴曲文献中,《广陵散》是一首结构庞大、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 的优秀作品,其音乐上出现了两个主题音调的雏形,旋律哀婉低叹,表现了对聂 政悲惨遭遇的同情。乱声、后序是正声的发展延续,音乐进一步展开,拨剌等各 种手法的运用造成了热烈辉煌的效果,表现对聂政不屈精神的歌颂。本文对其历 史渊源、内容结构和艺术价值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字 :《广陵散》 悲壮基调 宏大气势 节奏 一、《广陵散》背后的故事 由于《广陵散》的内容、结构、曲风、韵律等各方面的音乐元素都与其背后 的历史故事有着深刻而本质的关联,所以在对其曲本身作阐述和分析之前,我选 择了先对其历史进行追溯。 《广陵散》一曲,渊源已久。东汉末至三国时,《广陵散》已在流行。汉应 璩(190~252)与刘孔才的书信中言及“听广陵之清散”。魏嵇康的《琴赋》中 提到的琴曲亦有《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 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 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 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东汉蔡邕的《琴操》也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 战国时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超过了工期还没有完成,就被韩王下令杀害了。 当时聂政还未降生,当他长大成人后,就问母亲:“父亲在哪里?”母亲就告诉 了他父亲的遭遇。聂政自此立下为父报仇、刺死韩王的誓愿。首次行刺不成,聂 政逃到泰山,向一个仙人学琴,历时十年。因怕被人认出,他“漆身为厉,吞炭 变其音”,并击落满口牙齿。重归韩国的聂政,已练成绝艺,弹起琴来,观者成 行,马牛止听。 消息传到爱好听琴的韩王耳中,他马上召聂政进宫弹琴。聂政将刀藏入琴中, 当韩王聚精会神听琴时,拔出刀来,刺死韩王。按当时的规定,杀君之罪,当诛 九族。聂政恐祸及母亲,就拿刀自毁其面,断其形体,所以无人知道刺客是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