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 正负数(二)教案 北师大版
正负数(二)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76-77页内容教材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时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与正、负数,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正、负数来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在六年级《正负数(一)》中,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
正负数(二)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76-77页内容 教材分析 : 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时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与正、负数,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正、负数来描 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在六年级《正负数(一)》中,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能将正、 负数进行抵消,也能找出两个数间的差距。《正负数(二)》就是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一 步开展教学的。 学情分析: 大部份学生对正负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四年级的学习中他们知道正负数是表示 相反的两种量,例如把零上温度记作正,那么零下温度就要记作负;把收入记作正,那么支 出就要记作负;把向东走记作正,那么向西走就要记作负等等。在六年级《正负数(一)》 的学习中,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去把正负数进行抵消,如-1和+1抵消后得到0,-3和+5 抵消得到+2;同时能数出正负数的间隔,如-1和+1相差2;-3和+5相差8;学生还能够将 一组数据按一个规定的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出来。这使学生在学习《正负数(二)》时有了较 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体会“0”是 相对的。 2.会画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体会 “0”是相对的。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为什么三幅统计图的形状是一样的。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图片,师:看了这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师:这是一幅洪水决堤的场景,水灾无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为了将人们的 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我们的水文站必须对汛情进行监测。下面我们看一看某市水文站 发布的汛情公告。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上让人震撼的水灾画面,使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意义,也认识到,我们必须 要关注水情。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汛情公告。(课件出示) 学生读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