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四首教学案-苏教版
《古诗四首》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备课组长签名____________ [原文]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古诗四首》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备课组长签名____________ [原文]《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老师自备 [题解]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沦陷。 七月,肃宗即位。八月,杜甫从家中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 这首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苦痛心情。 [重点字词] 国____________________抵________________ 烽火___ 浑___________胜_____________ [译文] 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 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绵不断,—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赏析] 1、主题:表达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苦痛心情 2、首联以“国破”二字点明时间。“山河在”则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感情, 觉得它依旧“在”。次句点明季节。诗人望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荒芜,可见 人民离散无人整治。 3、颔联中“溅”“伤”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 使我的心灵惊悸。 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因为诗人感时 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欣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 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4、颈联“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 “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这两句真实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