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提到:“要在与儿童的生活联系中构建课程的意义,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道德品德源于生活又约束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在与日常生活的

16 第页共页 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提到:“要在与儿童的生活联 系中构建课程的意义,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 道德品德源于生活又约束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中引导出道德要求、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产 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将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品德, 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只有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 生活中挖掘情境素材、设计生活体验活动、引导辨析交流、走进社会 实践,从而架起品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一、有效挖掘——在情境中感知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的资源是丰富、多样、开放的,除了教材, 班级、学校、家庭、社区等都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资源。在品德教学 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枯燥、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生 活中的资源,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案例 中,感知做人的道理,接受教材的知识,获得情感的熏陶,提高学习 的兴趣。

腾讯文库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