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育杰学校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焦作市育杰学校2022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春从心出 刘心武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
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河南省焦作市育杰学校年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 14.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二、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 14—16 答: 春从心出 刘心武 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 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 15.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6 览。 分) 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 答: 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 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 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 16. 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6 超级享受! 分) 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 答: 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 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参考答案: 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 ①② :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对旧照片窥视欲久盛不 14 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 ③ 衰。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 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 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 15:①人生如书,书如人生。②人生诡谲,犹如书林杂芜。③人生要追求活着的真谛, 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 犹如要从书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 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 16:.①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②结 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 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起了议论。 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 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 扫兴!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2题。(6分)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 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 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 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 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 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 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 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 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 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经落 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 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 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 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你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 中。 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 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