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起源、传播及七夕文化特质
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起源、传播及七夕文化特质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不仅有浩如烟海的文人创作,而且有群星璀璨的民间传说。最著名的是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起源、传播及七夕文化特质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不仅有浩如烟海的 文人创作,而且有群星璀璨的民间传说。最著名的是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 传”,人们世代口耳相授、载之文献、付之管弦、演于舞台,以多种途径、 方式传播,家喻户晓、流传千古。这些民间传说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 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文化心理、审美理想。比较四大民 间传说,牛郎织女有着更加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符合人类理想的文化特质, 这是它成为中华民族七夕文化“内核”的根本原因。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汉水是其丰饶的文化母体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对神话作了经典性论 述,“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 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古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 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们“仍然 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 本。”[1]牛郎织女传说同古希腊神话一样, 是“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 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产生于农耕社会早期、原 始社会末期,中华民族发展得最完美的童年时代,是在“艺术不发达阶段” 创造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显示出永不复返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艺术杰作所具有的特质和永恒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