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命题点1 三国至隋唐儒学的发展1.[2023北京,6分](节选)南学与北学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

第7讲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 命题点 三国至隋唐儒学的发展 120236 [北京,分] (节选) .南学与北学 “” 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 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 ()《》 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 “”“”“” 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 “”“() 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 ” 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 “ 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 ()”“ 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 ” 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 《》 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 26 ()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分) 2 () 第问,第一小问回答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时,要分不同阶段,可以从南北朝时 解析 期、隋朝时期、唐朝时期入手分析。第二小问可从统一思想与政治统治之间的关系入手。 2 ()过程:南北朝时期,南学、北学互相学习、借鉴;隋朝,南方儒士多在北方活 答案 动,南学、北学进一步融合;唐朝时期,国家统一了儒学经典和注释,儒学再次实现统 一。意义:统一了经学,实质上也是统一了学术思想,统一了教育方针,在意识形态领域 6 有利于唐朝政府的统治。(分) 命题变式 2.2023 [重庆八中模拟] 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以至有“皇帝菩萨”之称,但他却绝不敢忘 记“事衣冠礼乐”。他多次舍身出家,同时又立孔庙,置五经博士,并自编了《周易讲 C 义》《中庸讲疏》。这表明当时() A. 儒佛共同维护传统伦理 B. 儒佛思想上逐渐合流 C. 儒学居于政治优势地位 D. 统治者实行外佛内儒 “”“《》《 据材料事衣冠礼乐又立孔庙,置五经博士,并自编了周易讲义中庸讲 解析 C 》” 疏可知,梁武帝依然将儒学作为治国的主要依据,故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儒佛共同 AB 维护传统伦理,排除项;材料没有体现儒佛关系的变化趋势,排除项;根据材料可 D 知,当时治国仍践行儒家思想,排除项。 2 命题点 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32022 [江苏] 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 .

腾讯文库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命题突破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