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经典总结

诸子百家经典总结修身之经典随着西周王朝衰亡,中国走进了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前221)时代。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

诸子百家经典总结 修身之经典 随着西周王朝衰亡,中国走进了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前 221)时代。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 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人们不再崇信‚天 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 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 家‛则指这些学派。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 放、百家争鸣的一段盛世,造就了思想之大家,著出了传世之文章, 奠定了国学之基础,形成了中国之文化。 诸子。____、孔子、孟子、墨子、荀子、____、韩非子、孙武、 张仪、苏秦、尹文、晏子、吕不韦、管子、____等。 百家。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 家、纵横家等流派,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最有影响的是 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诸子百家派别各不相同,但都是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 核心宣传各自思想。修身是基础,包括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中学时 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从诸子百家著作中可以寻找出 道德修养、尊师重教、文化学习的经典名句,与大家共勉。 道德修养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 家,家之本在身。’--家国天下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言 行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辨别 第1页共4页

腾讯文库诸子百家经典总结